兴文县114
定位
    • 地址
    • 兴文县古宋镇环城路北段52号(太平派出所对面)
    网友印象
    我要评分

       得分:5.0 (4 次评价)

    介绍

    仙临老酒坊


    仙临老酒坊”产品源于“水巷子”酿酒糟坊,位于五粮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区——酒都宜宾,始建于1806年,酿酒老窖池距今已有200多年,传承五粮酿酒工艺,持续循环使用至今。 


    “仙临老酒坊”散酒专卖店是酒厂直接供货的销售点,所有产品均采用五种粮食(高粱、大米、糯米、小麦、玉米)酿造,高性价比,正宗“五粮浓香型”好酒。


    仙临老酒坊散酒分为多粮系列、窖藏系列、年份系列、泡酒专用四大类别,高中低度兼有,具有68度、60度、52度、45度、42度五种酒度;采用储存2-10年的优质原酒加20年以上的调味老酒精心调制而成。


    仙临老酒坊酿酒园区是白酒界不可多得的天然生态酒谷,占地面积960余亩。园区规划科学合理,选粮储粮、制曲、酿酒、技术勾调、青瓦储存一应俱全,传统工艺融入先进质检技术,是宜宾浓香白酒酿造工艺的活标本。


    仙临老酒坊酿酒园区处于群山环抱的山坳中,森林覆盖率高达90%以上,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达10000个/cm3,园区植物种类多达百余种、名贵树种,珍贵菌种等丛生,成为天然生态酿酒园区。


    仙临老酒坊位于宜宾南溪仙临镇,仙临镇的得名有着经久神秘的传说,它与女仙、寺庙、红叶、这些美丽的词汇有着不解之缘。


    传说嘉庆十一年,读书人陈氏对仕途灰心,隐居水巷子,效仿竹林七贤,以文心造酒为乐、水巷子糟坊在他的精心经营下,成为南溪数一数二的大糟坊。


    过了数年,各地爆发太平军起义,清朝官府在民间强制征粮支援前线,粮农因此断了生计。陈氏深受“进则济世,退则救民”的儒家思想影响,尽其所有救助苦难之人。


    在槽坊生存都成问题的年岁,他坚持以预购的形式将家中钱财施予贫农。到寒冷的冬季,陈氏又将酒库内的千斤白酒分给许许多多贫民,让百姓可以用白酒御寒,帮助饥寒交迫的乡亲抵御寒冬,救活无数性命。


    陈氏乐善好施、一言九鼎,分赠千斤酒的善举,在当地口口相传,久而久之,水巷子糟坊“千金鼎”成为了南溪街坊上一段百年佳话。


    陈氏将自己的积蓄家财施予贫农,又将千金白酒分赠乡邻以度困日,长此以往,陈氏自己也逐步变得一贫如洗。他的善心感动上天,家中大儿子媳妇诞下一对双生龙凤胎。


    香火延绵,是国人最为喜庆的事,然而,此时的陈氏夫妇却是喜忧参半——新添的两张嗷嗷待哺的小口,该拿什么去养活他们呢?


    陈氏想了一夜,最终决心卖掉他的命根子—水巷子糟坊。这座源源不断出产着琼浆玉液的老酒坊,是他一生的心血!虽然其心怀不舍,顾念家人的生计一夜没睡的老先生打开糟坊门,预备去奔走洽谈卖掉他的酒坊。


    一开门被门外的景象惊呆了、只见糟坊门外,端端正正地摆着五大箩筐粮食:有亮白剔透的大米,莹白如玉的糯米金灿灿的玉米和小米,最多的是血红的糯红本地高粱、五种粮食正是水巷子糟坊酿造好酒所需要的原料。


    “神仙降临!这是神仙降临!”陈老太太激动地喊道,她的小孙子有吃的了,他们的酒坊也有原料了!


    有着读书人风骨的陈氏,看着欢喜的家人和在襁褓里哭泣的孙儿孙女,再看一眼门前这些秀色可餐的谷物,最终却做出一个让大家意外的决定:拒绝接受这些来历不明的谷物。


    时过不久,忽然从四面八方涌过来一帮乡邻,他们都是仙临镇的老百姓,纷纷劝说陈氏:这是你的善举感动了上天,是老天爷赐予你们,就是希望你们能将善心和匠心好酒世世代代传承延续下去。


    自那以后,其便将糟坊所产的最好酒品命名为“仙临老酒坊”,意指这酒是仙临镇人用爱心、善心与匠心汇集而成的好酒,自应不同凡响,并将好酒免费赠予仙临镇乡邻享用。


    从此“仙临老酒坊”匠心善酿的美名便不胫而走,岁月流转,代代相传!


    热线电话:13890953910;14780817711

    地址:兴文县古宋镇环城路北段52号(太平派出所对面)


    我要评分

    ddd